江苏牛津英语教研网 资源中心:【名师】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徐继田:探寻中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密钥”

徐继田,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上海市首批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语篇分析,深度教学”研究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华师大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徐继田是上海现有的20个“大满贯教师”中唯一一位中学英语教师。2013年,他从教书匠转身成为宝山区教育学院的高中英语教研员,全身心投入热爱的教研工作。

【名师风采】

徐继田,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上海市首批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语篇分析,深度教学”研究工作室主持人。《上海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特聘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主持撰写供高师院校使用的教育原理教材《英语教学论》,被审定为“国培教材”。

说起国内高中英语语篇分析,绕不开一个人——徐继田。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华师大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徐继田是上海现有的20个“大满贯教师”中唯一一位中学英语教师。2018年1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发布,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倡导的语篇教学的理念,早在2005年徐继田就开始研究了江苏牛津英语教研网 资源中心,他的教学理念整整超前了13年,被业内称为基础教育“语篇分析第一人”。

这两年,全国各地教研部门都在争相邀请徐继田去讲学,公开课场场爆满。他的手机航行软件显示,仅2017年至今,就飞行了61次,足迹遍及全国28个城市。2020年10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率领上海市代表团深入喀什地区,察看援疆项目推进情况,在叶城县第二中学,他们巧遇一场特殊的网课,那天,徐继田在上海通过远程视频给当地几十位高中英语老师做线上培训,授课内容正是《语篇分析与教学设计》,龚市长饶有兴致地旁听了十多分钟,予以肯定。

“听到市长的鼓励,使命感更强了。”徐继田说,未来,一个教师要在外语教学上不流于浅层教学,并有所建树,最好掌握语篇分析教学策略这把“秘钥”。他打算退休后开设这方面的系列微课,再把十年来的研究心得编撰成书,让更多教师能运用语篇分析来解决当下英语教学的难题,通过教师的“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英语学科素养。

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教学思想转为教学特色。徐继田始终秉持这样的教研之道。

2020年10月,徐继田在上海通过远程视频给当地几十位高中英语老师做线上培训

“要让学生无悔,教师首先无愧”

徐继田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江苏刚当中学英语老师时,英语教学侧重语法与词汇,听、说教学基本不涉及。当时他的语法工具书只有薄冰编写的 《英语语法》和张道真编写的《实用英语语法》,遗憾的是,这两本书远远解决不了学生和他的疑问。

直到1987年,徐继田聆听了胡文仲教授及其夫人吴祯福的教师培训讲座江苏牛津英语教研网 资源中心,跨文化交际、标准化测试和口语教学等专题,颠覆了他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一下子茅塞顿开,发现英语教学不仅是词汇与语法,还应注重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关注文化意识的教学,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等。” 此后,在备课时,他既备教材,又备教法,从原来的语法翻译法转向交际法、情境教学法、功能意念教学法等;坚持 speak English when possible, speak Chinese when necessary(可能时说英语,必要时说汉语)的课堂教学原则。在教学方面,他更对自己要求严苛:没有备过的课,坚决不上;不满意的备课,一定修改到满意为止。他常常备课至深夜,有时甚至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备课。“要让学生无悔,教师必须首先无愧。”

经过30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徐继田形成了四大教学特色:首先,课堂教学注重活动设计,任务驱动、教师引动、学生主动、多元互动,逐步形成“互动式教学法”;其次,注重语篇、话题与词汇教学,形成“基于语篇和话题的词汇教学模式”;三是注重揭示语篇本质,掌握语篇解构与建构策略,形成“语篇分析”的教学思路,在解构语篇中学习语言、内容知识,在建构语篇对的过程中表情达意、 巩固语言;四是注重“内容与语言的兼容,语言与思维并存”,形成“语篇分析和内容依托式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语篇解构与建构的语篇能力。

从“传递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徐继田以培养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己任,探索出了一条学科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转型之路。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一般而言,一线教师对教学理论较为反感或排斥,而对实用教学策略情有独钟。不少老师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认为理论“华而不实”或“哗众取宠”,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徐继田却觉得,实践与理论唇齿相依、共生互补。教学与科研“教学相长”,科研促进教学。新时代的教师需要研究教学理论,在熟悉和继承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教育实践,在改革实验中既出实践成果也出理论成果。

“教法上的‘涛声依旧’是教学的高原现象,我们应该求新思变。”他在一线教学时常常发现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他不想做个墨守成规的教书匠,而是投身教育科研,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及感悟凝聚成理论知识,进一步指导老师“教”和学生“学”。

针对词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2007年徐继田面向宝山区及部分市区教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展示课。这堂课以语篇为载体、以语境为依托、以话题为核心,基于语用目的和学生生活,设计课堂教学任务,受到专家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之后,他撰写了《基于语篇与话题的词汇教学模式》,以语篇分析的理论为依据,从语篇的解构入手,通过师生互动建构话题相关词汇,基于学生生活与话题生成语篇。将人们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言教学理想变为现实,避免了语言教学脱离语篇的枯燥、低效做法,实现了语篇、语境、话题与语词的有机结合。

徐继田以“marriage结婚”举例,一对陌生人走向婚姻,从认识(get acquainted with sb.)、交友(make friends)、约会(have a date with)、恋爱(fall in love),到求婚(propose marriage)、订婚(be engaged to sb.)、结婚(be married to sb.), 围绕marriage这一话题,建构该话题的词汇语义网,以语义表达为目的,改变单词孤立的记忆方式,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英语词汇。

语篇分析,深度教学

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前外语教学的趋势正从侧重语言形式、语言技能转向侧重语言意义、功能、内容的教学;语篇教学由浅层向深度转化;教学设计注重层次,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方面考虑,设计与此相匹配的教学活动,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化;“语言主体式教学”向“内容依托式教学”与“语篇分析教学”整合的方向转化,注重语篇解构与建构的能力培养,摈弃单纯语言教学主宰课堂的现象。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逐渐理解并接受了McCarthy和Carter的“语言即语篇”的思想。基于此,他的教学观也有了转变,即把语言当作语篇来教学,围绕语篇进行多模态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从语篇的角度来理解、学习和运用语言,旨在提高学生语篇理解与语篇生成的能力。他主张英语教学应以语篇为单位,运用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其价值取向是培养学习者语篇理解与建构的能力,实现深度教学,指向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其核心是以功能或意义为中心,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共同组织和建构语篇的。其形态是分析语篇的宏观组织和微观结构,将语言学习融入语篇的理解分析与语篇建构之中,即在语篇分析中学习语言,在语篇的建构中运用语言。

语篇分析对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英语,提升学科素养真的这么灵吗?徐继田曾参加一个徒弟在宝山中学的英语公开课,课后学生反馈说,听了语篇分析,终于晓得怎么学英语了。

追寻“学-思-行”治学模式

“研究教学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语言观与教学观,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逐渐成了我的乐趣。”2008年宝山区成立名师工作室,徐继田将“中学英语语篇教学研究” 作为研究方向。这些年来,他的工作室培训出不少青年骨干,不少人成为市名师后备人选、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2013年江苏牛津英语教研网 资源中心:【名师】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徐继田:探寻中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密钥”,他从教书匠转身成为宝山区教育学院的高中英语教研员,全身心投入热爱的教研工作。

作为教研员江苏牛津英语教研网 资源中心,他将角色定位为实用理论的解读者、经典案例的发掘者、实践案例的先行者、教师发展的促进者。把教师培训目标定向为:培养教师课程领导力、提高资源整合力、提升教学执行力、增进教学评价力、交往亲和力和教育发展洞察力。在教师培训中,他总是先讲教学理论,再讲反映理论的经典案例,最后实践案例,学习、研究、实践,始终追寻“学—思—行”的治学模式。

徐继田坚持将学科问题转化为项目深化研究、项目研究转化为系列设计内容、系列内容转化为成果助力教师专业发展。面向中学英语教师、华师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等开发了教师培训课程,形成《语篇分析与教学设计》、《高考研究》、《英语教学设计》和《教师专业发展》四类课程,完成了百余场教师培训讲座和学术讲座。

2007年,应南京晓庄学院邀请,他主持撰写了供高师院校本科生学习的教学原理教材《英语教学论》。该书经教育部评审先后成为“市培教材”和“国培教材”。他也因此成为该教材的培训讲师,为外省市英语教师做培训讲座,为本市培训两批近 200名高中英语教师。如今,他是“上外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团队的核心作者、《教师用书》副主编,今年6月前,最后两册《教师用书》将编撰完毕,该教材和教师用书均引入语篇分析的理念,在师生中获得良好口碑。

40年坚守在教学和教研一线,徐继田对教师这个职业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和追求呢?他说,教师是为学、为师的和谐统一;爱与责任是师德内核,学识与人格魅力的交融是师德的境界;教师的魅力是德才兼备的升华,对学生的博大爱心、对学术的精益求精、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在教书与育人中满怀赤诚。

江苏牛津英语教研网 资源中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18人参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