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学而思教育:张邦鑫:从兼职家教到纽交所敲钟人

从一次课几十元的家教做起,到一家年培训学员40万余人次、每年营收十几亿人民币的教育机构,张邦鑫和创业团队一起完成了蜕变。从一次课几十元的家教做起,到一家年培训学员40万余人次、每年营收十几亿人民币的教育机构,张邦鑫和创业团队一起完成了蜕变。

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现任该公司董事长兼CEO。2003年在北大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与同学合伙创办奥数网,2年后正式将机构取名为学而思,专门从事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2010年10月,学而思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而他本人,则成为了在纽交所敲钟的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老总。

10年办学

今年是学而思成立10周年。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连张邦鑫自己也曾表示“很惊讶”。这位年仅32岁的学而思公司CEO样貌虽还透露着学生气,但在9年前读研究生时,他就大胆创办了学而思的雏形。2003年张邦鑫从北大弃学开始创业时的想法来自于自己的家教经验。

张邦鑫说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要在北京租房买电脑和生活。他觉得18岁后再用父母钱是可耻的沈阳学而思教育:张邦鑫:从兼职家教到纽交所敲钟人,大学可耻了四年,研究生时他不再想这样。他的专业是生物,但自学了数学建模,而且特别喜欢,觉得能教好别人这个。

当时在兼职做家教的张邦鑫发现,学费最高的是高三课程,一次课2小时,收入70元。张邦鑫说:“我当时觉得70元很贵,得对得起这份收入,每次课我都多讲一些、讲好一些,让家长觉得钱花得不冤枉,这样我心里才比较坦然。”

直到有一天,他辅导的一个男孩数学连考了3次100分,男孩爸爸十分高兴并介绍了一大拨熟人的孩子让他辅导,一下子很多钱堆在张邦鑫的手上。回忆及此,他略羞涩地说,之前没见过这么多钱,很有些惶恐,加上人实在太多,安排不过来自己的时间,于是他把二十多个人分了两个小班,并且告诉学生们:一开始可以免费听,正式上课后任何时候听得不满意,随时退余下的学费。这正是学而思一直保持至今的独特运营模式。

最早的时候创业团队就两个人——他和准备二次创业的曹允东,而后到网站建立前的30人小团队,再到一个月就进了几百人的快速扩张,至今公司有近9000名员工。扩张迅速,张邦鑫却说招人太难了:“我不认可那种一上来给你说很多的,光这一点就否掉许多人。”学而思的高管层几乎全是内部培养,他很在意这些人身上所有的的那种“气”。

这种“气”,也是对张邦鑫自己的形容,用一个很简单的词再贴切不过:务实。

从一次课几十元的家教做起,到一家年培训学员40万余人次、每年营收十几亿人民币的教育机构,张邦鑫和创业团队一起完成了蜕变。现在学而思已经形成了五个事业部,分别管理旗下的五大业务品牌:学而思培优(6-18岁中小学小班课外辅导)、智康1对1(6-18岁中小学1对1针对性辅导)、学而思网校(6-18岁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摩比思维馆(3-8岁关键期儿童思维培养)、e度教育网(0-18岁教育信息与资源分享平台)。其中,学而思培优是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品牌。

触网

用户为先的精神在学而思身上贯穿得很明显,而学而思本身也是行业内第一家做在线报名系统和网校的教育培训机构。

谈到上线的初衷,张邦鑫有点得意:“报名人太多了啊!”那时往往是开班头一天晚上,家长们就去排队,因为一个报名窗口早开了几分钟,还出现了斗殴事件招来了110。于是熬了几个夜,创业团队赶制出了网站,起名“奥数网”。这个名字也反映了一点,张邦鑫当时只想教数学,没别的想法。

“是这样,我那时觉得,做好这一点,足够了。”张邦鑫说,那是2006年暑假,30人团队经营着课程和奥数网,但迅速扩大的学员数很快让员工数过了百,随后又因前台总忙不过来而建立了呼叫中心。但一直到2007年,他们只做数学家教,从没有想过融资沈阳学而思教育,更别提上市。

但就在那一年,一件事突如其来,改变了张邦鑫的想法。好不容易聚集了一批好老师,团队也组建得够稳定沈阳学而思教育,有一天,张邦鑫带着几个管理层去北京远郊放松心情,结果路上就听说:一家刚融资2000万元的培训机构,一天内从自己的队伍里挖走了5个老师。五封辞职信齐刷刷躺在邮箱里,犹如闷棒。

但生活总是棒槌伴着胡萝卜,从那以后,张邦鑫痛定思痛,知晓了资本的价值,明白了不扩张则是倒退。“小而美可以了吗?原来我是这么认为的,做大做小,只要有美誉度就好。但是商业这个事不进则退,如果不跟上时代就会被淘汰。”他回顾当时心情道。

于是,他意识到3点:做大是有价值的;资本是有价值的;品牌是有价值的。

一刻也没有迟缓,2007年下半年张邦鑫带领团队开始了扩张之路,2008年往天津、上海等地开拓。还是在那时,这个口口相传却没有个正式名头的培训机构有了现今这个在纽交所上市的名字——“学而思”,公司里贴了一副对联——“学习改变命运沈阳学而思教育,思考成就未来。”

放弃扩张

但教育培训仍属新兴行业,很多模式仍在探索之中,行业乱象持续。在资本的逐利冲动下,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往往将重点放在在营销上,在明星教师、高分学生身上大做文章,利用多种渠道挥金扩张。

而学而思在营销上的投入非常审慎,几乎很少在传统渠道上做广告,主要靠口碑和互联网招生。在上市之后,学而思遭遇了管理层的震动等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冲击,张邦鑫说对上市却并不后悔。

2011年曾是学而思“冒进”扩张的一年,张邦鑫紧接着在2013财年(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提出“管理增长”的要求,并将重点放在改善运营质量上。2013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12年11月30日)财报显示,学而思第三季度净营收为4890万美元,同比增长20.3%;净利润560万美元,同比增长288.3%。与2011年同期275所教学中心的峰值相比,学而思2013财年在259家教学中心的基础上实现收入20%的增长。

回顾2012年,张邦鑫表示这是学而思扩张最慢的一年,全年只进入一个新的城市——沈阳。目前学而思已经进驻了全国15家城市,在很多城市迄今只有一个教学点。“做强比做大重要”,张邦鑫认为哪里有需求潜力,才会进入布点,不会贸然扩张。而E度教育网上搜集到的来自各地家长的咨询等信息,已经成为有效的市场调研手段。

由于主营的培训业务是“应试教育”的补充,学而思频频成为众矢之的,比如被批评增加学生负担。说到这里,张邦鑫却认为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高考仍是改变命运的最优路径,而培训机构正是增强学生的实力。

他理解中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一是教学,但核心应当从老师转变为学生,就像互联网以用户为核心一样。二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潜力,不管是智力上还是情感上。第三步则是设计、规划、引导,类似于电商的C2B模式。

结合互联网现状和趋势,他给了个更形象的比喻:所有基础学科的学习相当于刷不同的系统,文科理科分属不同的系统,而针对个体的选择性教育和引导是上面的一个个App。

“未来主要学习应当是免费的,学习时间按正常人性来说应该怎么合理效率怎么高怎么来。而不是一群人窝在一个地方一周5天,大家聚在一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社交或群体性的活动。”张邦鑫还觉得,在功利学习以外人们应多读一些无用之书:“我多么不希望现在的教育是一帮人在一起慢慢变老,效率还低,而且不是真正的,那种长大。”

从一次课几十元的家教做起,到一家年培训学员40万余人次、每年营收十几亿人民币的教育机构,张邦鑫和创业团队一起完成了蜕变。现在学而思已经形成了五个事业部,分别管理旗下的五大业务品牌

沈阳学而思教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16人参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