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探究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探究201O。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应用类和行业类的英语课程。存在"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一些学生也不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公共英语的教学计划大多是全校统一。英语课程方案体系,突出英语教学的专业特色。教指委要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引领力量『JI。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1。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探究201O。O6 西部大开发?中旬WESTCHINADEVELOPMENT 教学探讨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探究 李刚,李兵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223003J 摘要:如何构建合理的,规范的,灵动的,实用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使学生学有所乐, 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培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符 合岗位需求的职业英语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本文分析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个 性化的英语课程方案设计,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模式的衔接等对高职院校英语课 程体系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求使整个高职英语课程 体系更加具有效率,活力和特色,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 言基础。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20—02 ,引言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要以"应用"和"技能"为主,构建高等职 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目标的进一 步明晰化,高职英语教学定位的也在逐步调整,英语类课程体系构建 进一步合理。高职英语课程作为服务于专业教学和专业学习的语言 实践课,得到广大高职英语教育者的认可,英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 征日益明显。

很多院校都以就业为导向,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开设了以 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应用类和行业类的英语课程。这些课 程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的需要。然而,我们的公 共英语教学明显滞后,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与社会需求存在错 位;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差距;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 人才培养和专业改革割裂或未能有效协调: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 衔接,高职院校学生所学英语与职业的链接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 题,学生毕业后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还不尽如人意,还未能真正实现 英语为专业服务的目标。究其原因,固然有教师改革观念滞后,教学 内容编排的限制,师资力量的不足等原因。然而长久以来高职大学英 语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才是真正的症结所 在。因此,紧紧围绕学生的岗位就业需求,如何构建合理的,规范的, 灵动的,实用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 所用,培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符合岗位需求的职业英语能力。是目前 亟待解决的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 二厚海英语课程体系,当前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和方向,基本上是把它定位在本科的低层次上,而普通本科院校的专 业英语教学属于学术英语(EAP)范畴,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则应定 位于职业(EOP)范畴。

这样的生搬硬套显然不适合高职院校培养生 产,管理,建设,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再者。目前在大部分 的高职院校中,公共英语课普遍采取三学期大约210 个课时,专业英 语课采用一学期60 课时的教学模式。第一,二学期主要帮助学生通 过教材的学习和语法等技巧的传授全面打好英语基础。第三学期的 主要任务则是通过英语的等级考试,第四学期学习专业英语。公共英 语属于公共基础课。由外语系或大学英语教学部承担教学任务,专业 英语属于专业课,由各系自行聘请教师授课,形成了"两张皮"的状 况,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任课教师等方面出现割裂,不仅教学内容 没有过渡和连贯性。而且教师间缺乏沟通。导致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 教学"各自为政",在基础英语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就是基础语言知 识。大多沿袭了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主,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学 生满脑子想的是普通的英语单词,没有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导致英 语教学与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与实用能力有 着很大的差距:专业英语课教学基本上是由普通英语老师或本专业 的研究生或者是过了四级,六级的老师来担任,在专业英语课堂上。 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突兀转变,学生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没有连贯性的了解,教学与学生实际脱 离,使得专业英语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是目前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中两大教学科 目,按照高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需 要,本应大力突出交际教学。然而,目前大多高职院校仍以传统的阅 读教学为主,交际教学为辅,而且在为数不多的交际教学课时中。便 于教学组织的听力训练占据主要地位,口语训练则寥寥带过,对学 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部分教师对专业英语的 教学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科技文章翻译阶段。一些教师也不重视该 课程的教学,讲课方法仍然比较单一,内容枯燥,认为专业英语的教 学就是"阅读加翻译",仅仅讲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就足够了。 存在"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一些学生也不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 只是把它作为基础英语课程的一种延续,混淆了专业英语课程和基 础英语课程的区别。由于没有充分利用专业英语这一关键的教学环 节,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些学生学完专业英语 后,收获不大,往往出现既不能听,也不能说,更谈不上翻译的现象。 无法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说目前的专业英 语教学完全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厚海英语课程体系

以致大多 数高职毕业生既达不到本科的英语水平,又没有掌握工作中必要的 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 位便是不言而喻的。一 (三)教学效果缺乏实效性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流,以传统的阅读为主的课程结 构势必会使整个教学缺乏实用性,势必将教师置于教学主体地位,加 之教学内容的冗繁,教学方法的单一,使整个课程教学显得粘滞,缺 乏效率。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上课睡觉,看小说,发短信成了大学英 语课上常见的现象。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很敬业,但多数情况下进行的 是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因此,要让学生学之有趣,学之有得, 学之有用,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提高整个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效 性是当务之急 (四)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公共英语的教学计划大多是全校统一。在 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进度及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各专业都没 有区别,完全忽略了文理差异,生源差异厚海英语课程体系,专业差异和岗位需求差异。 教学缺乏针对性,即使在专业英语教学层面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 题。例如,有的专业根本没开设专业英语课。有的专业开设笼统的行 业英语课,而不是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英语课。

要根据学生的 英语学习需求和所在专业对英语水平和方向的要求。在面对相同基 课题项自:2010 年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GZGZ7610 —055) 作者简介:李刚(1968 一),男,四川仪陇人,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 方向:功能伊言学及英语教育;李兵(1969 川汶川人,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育。120 2010。d6 西部大开发?中旬WESTNADEVE1-oPt,AENT 教学探讨 础,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教学时,也应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分层解 析。各有侧重。如涉外导游专业,国贸专业,文秘专业对英语口语运用 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英语听说能力 的培养和训练:对汽车检测与维修和移动通讯等专业的学生则强化 基础教学和增加相关专业词汇学习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多 样性的教学。要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要求和所选用教材的体系框 架内结合学生实际,对内容,难度,进度等进行灵活处理。 三,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思考 (一)设置个性化的英语课程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校应以培养学生职 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课程,以岗位需求为主线 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 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 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各 校可依据本要求厚海英语课程体系,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及岗 位(群)需求安排教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 制定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 架表,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 学结合的原则。各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时数,原则上不 低于180 学时。如何设置好学院的英语教学方案是关键,它是英语教 学的指挥棒,是教学实施的根本性依据。统一意味着僵化,只有按照 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传统的高职英语单一 教学方案进行个性化设计。才能使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灵动起来,真正 实现为不同专业学生就业服务的目的。 尽管高职各专业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诸多共性,然而在生源状 况,学生英语基础,专业特点,岗位能力需求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 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进行个性化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 和特点"量体裁衣"。

紧紧围绕专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专 业在交际与阅读教学模块课时比例,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比例,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制定针 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比如,对于英语能力要求较高的涉外文 秘等外向型专业,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英语教学总课时,加大交际教学 模块的课时比重,突出涉外作语言训练等;对于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 对151 招生专业。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阅读教学模块的比重,适当降低教 学内容的难度。放慢教学进度等随着每年新生的实际情况及岗位需 求的变化。要及时对各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进行适当修订,保持教 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使其始终与高职教学目标相 适应。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纵向平行,极具灵活性的大学 英语课程方案体系,突出英语教学的专业特色。这不仅符合因材施教 的原则,也为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结合职业需求,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1。在EGP 的教学材料选用上,遵循职业需求本位教育理念。以 往所使用的高职英语教材与普通本科的英语教材基本上无甚差别, 强调人文和通识教育。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应体 现职业性的特点,为专业学习服务。

厚海英语课程体系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把EGP 定位 为职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重点是打好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让学生 掌握各行业职场涉外活动中共有的语言交际技能:在教学内容的选 取中,一方面使教学内容能充分反映学习者主体的需求。在追求实用 性的同时,不忽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具有 时代性和针对性,适应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充分体现"实用为主" 的原则,同时利用作业这个环节。渗透融合行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布 置一些时事和行业知识内容相关的英语阅读和翻译。通过这些手段 做好EGP 到ESP 学习的自然过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在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依据课程要求。遵循ESP 教学 理论并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编写校本教材。以往金融类专业的学生使 用的金融英语教学资料理论性强,忽视了操作应用性。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组织了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邀请 行业专家参加,编写一套适应本院学生的金融英语教材,注意难度适 当,强调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性,由易到难,并注意金融英语学习安 排在相应的金融专业知识稍后一些,因为学习了金融专业知识后再 来学金融英语就容易得多。 (三)以实践为导向。

做好教学模式的衔接 无论是高职公共英语还是行业或专业英语在本质上来说都是语 言实践类课程。实践性是高职英语课程的实现方式,必须根据两个不 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突 出高职特点,重视英语实训,使学与用紧密结合,把英语语言应用能 力和专业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在英 语教学中关注不同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设 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由于不同专业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各专业对英 语教学的具体要求与教学重点不同。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内容设计以 不同职业常用语境下涉外人员所需的听,说,读,写,译的各项工作任 务为线索来进行,同时还结合专业的特点对"听,说,读,写,译"等方 面进行不同程度的侧重。比如:文秘专业对英语写作水平要求较高, 加强了对英语写作,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力度。国贸,国际金融专业对 英语口语水平要求较高,加大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比重。而计算机,保 险,会计等专业则对英语阅读水平有较高要求,加强了英语阅读教学 中逻辑思维技巧训练的比重。在专业英语教学阶段,可以尝试使用职 业技能分析方法,对相关行业中职业英语应用的语言技能要求进行 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项目任务,分模块进行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 求。

同时针对现行的专业英语教学中,讲课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的现 象,突出英语实训,在课堂内采用基于语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 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现场教学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探究,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使学生尽快 掌握有关专业语汇和表达,并能把英语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行业语境 中去。 鉴于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我们 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校园网上 设置英语学习专区。建立英语学习资源库,如:电子教材,电子教案, 教学课件,教学录音,教学录像,习题库,试题库,影视资料,文献资料 等。通过教师指导和任务指定,使学生在课下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 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应能够完成传统课堂上无法获得的专业英语 知识与技能,能够随时记录,了解,促使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有一个 较快提高。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建立英语BBS,英语聊天室等实现师, 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因特网结交英语国家的E— mail 笔友和聊天室好友。跨越空间直接与外国朋友进行真实语言的 交流。网络化课程具有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更新便捷,生动有趣,教 师参与度高等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学习形式,是高职 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四,结语 围绕高职培养目标创新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 程。也是高职英语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继 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使离职英语课程体系更趋完善,更 具高职特色。更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f11 刘黛琳。教指委要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引领力量『JI。 外语界。2009(1):9-13。 f21 苏婕。基于需求分析下的ESP 教学fJ1。跨世纪,20o8(1O):53—55。 f31 苏波。正确处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关系『j]。天津航 海,2005(2):48—50。 『41 李刚。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1。职教论坛,2009 (U):34—35。, 121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14人参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