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刚阳
《京剧猫》剧照
《京剧猫》中的动漫形象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逸男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凯珅、杨逸男
12月1日,一群会京剧“唱念做打”、懂“手眼身步”、行“纳督录判”的“猫”来到广州,化身参与者文化衫上的“寻城猫”参与探寻广州古城的夜跑活动。这仅仅是国漫《京剧猫》城市行动的一站。据《京剧猫》的制作人杜刚阳介绍,这群猫从一诞生开始就被赋予了涵盖动漫、电视、文教等多行业的生命力,已经走过北京、上海,未来还将在清远佛冈的“猫土小镇”安家。今年以来,系列动漫《京剧猫》还漂洋过海,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者采访了这部国产原创动漫的制片人杜刚阳,这个从小热爱国产漫画,也师从日本动漫大师的年轻小伙,从花费六年时间打磨出第一季完全原创的中国动漫《京剧猫》开始,已经在构筑他心目中未来世界级的中国原创动漫宇宙。
个子1.87米的杜刚阳看起来很有范儿,最近因为《京剧猫》线下活动的铺开频繁来到广州。他对广州繁盛的动漫产业和新潮的粉丝群体赞不绝口。为了他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原创动漫,早在他上大三时,就开始做动漫产业这种业界普遍认为“难以挣口饭吃”的尝试。
“国产动画出现了断档”
杜刚阳出生的时候正是国产动画的一个黄金时期。他一口气说出了幼时的最爱,“像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的《哪吒闹海》《九色鹿》《魔方大厦》等,尤其是《雪孩子》,小时候都看哭了”。
3岁开始上兴趣班学习绘画,杜刚阳偏爱美术精良的动画片。幼时虽然闹腾,他却颇有绘画天赋。母亲也支持他学画、定期写生。从儿童画、钢笔速写开始,4岁时杜刚阳就有作品登上日本国立美术馆展出,还曾获卢浮宫推荐。
7岁半时在湘西凤凰吊脚楼的一堆牛粪旁写生,将一整排吊脚楼画下来,一天也没觉得累。随着年长,临摹《灌篮高手》等动漫里的漫画人物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6岁时,他才开始看动画片。整个小学阶段,来自日本动画的《北斗神拳》《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等,让自称“比较早熟”的他很早就感受到中国动画和日美动画的差距。
中学时期,他开始给《漫友》等漫画杂志投稿,并就读清华附中的美术特长班。“父母不是很支持我,觉得是不务正业”。
这段时期,他感受到国产动画似乎出现了一个断档,“很难看到特别好的动画”。2005年,杜刚阳毅然根据兴趣报了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动画制作班,“当时动画行业非常低落,电视上就一个喜羊羊,连《熊出没》都没有。
京剧和猫的结合
中国动画行业90%的作品都是给日韩做动画代工,几乎没有做原创的。父母觉得干这行吃不上饭,甚至整个动画学院的人都这么想。”
早早修完大学课程学分,杜刚阳频繁跑到日本取经,并师从“皮卡丘之父”久保雅一。令他震惊的是,中国很多优秀的文化形象都被日本抢了空档,“他们做了很多西游、三国、水浒的电视剧和动画,而《火影忍者》《海贼王》等大火的动画电视也都根植于日本的忍者文化和海盗文化。”杜刚阳的野心很大,从大三开始,他决定建立中国动画世界。
杜刚阳决定从京剧中一探究竟。“四大名著都有相应的京剧人物,并且有丰富的京剧脸谱、动作和各自的文化引申,有很多人物和故事可以借鉴。”他说,猫在很多国家都受欢迎,猫的花纹和京剧结合起来也很潮、很漂亮。毕业之前,他决定将京剧和猫结合做动画。
为此,他专门去中国京剧院拜师学艺,学习京剧的入门知识、动作,又去北京、上海、安徽等地采风九色鹿英语剧本:他让国产动漫“飞”向60多个国家,了解京剧的门派以及建筑、唱段、手眼身法步等特点,并将猫依据京剧概念分为“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纳督录判”十二个宗派,保证动画中所有猫的唱段、服饰、身形、花纹、宗派,在京剧里都能找到对应。
“要强调国漫,还是要把中国文化吃透。”为了一部名字并不出彩、且目标观众为小学生的《京剧猫》,杜刚阳和团队在前期剧本上就打磨了三四年,人物设计写了20多稿,前后花了六年时间,终于在2015年推出了《京剧猫》的第一季动画作品。
几十只个性鲜明的猫跃于屏幕——正义满满的白糖、性格耿直的大飞、武艺高强的武崧、水袖善舞的小青等。
“过程非常漫长,也很枯燥。”但对比其他日系风格浓厚的国产漫画,杜刚阳还是颇有底气的,“魔法、忍者、武士等动画,我们做不过国外,但我们有自己的东西,也能做得够精致够漂亮。”
用情怀支撑“养猫”
“穷、惨”是做原创动画初期的杜刚阳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杜刚阳2009年成立公司时,一开始没钱租办公室,只能在北京电影学院旁的咖啡馆蹭场地办公。后来工作室从一两个人慢慢形成小团队。
杜刚阳感慨地说:“为了‘养’这些猫,我们愿意做更多,拍短片、设计logo、动画代工等。拿了钱就往‘猫’身上再投一点,打磨剧本、原画制作等。最拼的时候几十天没有休息。”而和他同方向的20多个同学转行做广告、游戏或电影,日子都过得挺滋润。靠什么走下去?杜刚阳苦笑着甩出“情怀”两个字。
尽管耗费六年打造的《京剧猫》第一季收获了大量粉丝,但依靠“打杂工”挣的钱无法支持他把更宏大的“京剧猫世界”建立起来。杜刚阳创立了“中国式制作委员会模式”,从第二季开始依托漫画、出版、电视、文教等多行业开发这些性格和能力各异的“京剧猫”。
“最困难的环节是分镜和剧本。现在为了赶上电视台播出,一个月要做十集。剧本和制作时间被压缩,故事的情节和质量难以完全顾及到。”他坦言,《京剧猫》第三季电视动画,仅仅是及格分数。“遗憾太多了,只能希望下一部更好”。
和很多打长期战的动画人一样,目前他的动画公司和《京剧猫》仍然处于持续奋斗的状态。但他所期待的中国原创动漫大世界已经全面布局开。
送京剧动画走出国门
由于在国内受到了很好的评价和收视,他开始往国外推行。“最开始国外完全不接受,成人和小孩都看不懂。”他说,“我们把《京剧猫》翻译成Beijing Opera Cats ’,但很多人不知道京剧,还以为是北京会唱歌的猫。”最终,他和团队确定使用拼音“Jing-Ju Cats”——“要让人去接受我们的京剧文化”。他们还将全片配上英文版本。
尽管真善美、智慧和勇敢等价值观九色鹿英语剧本,各国没有区别,但一部儿童动画作品传播到不同国家,却遇到了杜刚阳难以想象的屏障。“中国和欧美非的文化很不一样,每个国家的剧本配音和台词都要修改。”在国内“零意见”过审的《京剧猫》,却被国际审查标准“虐”了一遍。
杜刚阳用动画剧情解释说,“在北美地区,甚至白糖说大飞胖都不行,会被认为对未成年人存在歧视。而所有依据京剧设计的危险性动作一概不能有,以免造成当地小孩模仿。”
最终达到G级合家欢标准的动画《京剧猫》,得以在欧美多国播出,并以法语和斯瓦希里语在非洲全境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或许因其艰难,它也是唯一入选“中国梦”的文化类动画。
虽然把京剧以一部以猫为主的动画传播到国外,杜刚阳觉得这只是开始,“国外很多粉丝有了解和学习京剧的机会了,感兴趣再去深刻理解。”
现在,他和团队还在继续打造更多作品。他也在广东佛冈打造了第一座基于动画的“猫土小镇”主题乐园。“我儿时畅想的中国动漫梦想正逐步实现。”
对话:
中国也能有世界级动漫宇宙
记者:你曾师从日本“皮卡丘之父”久保雅一,从他那里学到了些什么?
杜刚阳:他教了我很多。提到原创的动漫形象,他说即使涂成黑白和剪影,也一定要为观众熟悉,要很深入人心。比如说米老鼠,画三个圆圈大家就知道了。很多成功的动漫形象都遵循黄金比例,宽高比很多都是1:1.14或者1:1.16。
记者:为什么从日本搬回制作委员会制度?
杜刚阳:在中国,过去动漫行业的习惯是,漫画火了做动画、动画火了做电视剧。但其实,日本项目在初期就考虑后期的发展。漫画开始时就已经启动动画、影视剧制作了,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等到一个环节火了再去做另一个,等待时间和准备工作的时间很漫长,会产生断档。如果初期就有很大的布局,就会延续非常长的生命。
记者:中国动漫有什么可以借鉴日本动漫的地方?
杜刚阳:日本的市场不能拿来复制成国内市场。我们做国内市场要符合中国特色。不能全是传统文化的东西,要由浅入深地推行。
记者:我们有没有真正的中国风动漫?
杜刚阳:很多号称中国风的动漫,或许画风和剧情都不错,但是对中国文化研究得不够深刻,没有花时间去钻研。有些东西商业性太多,没有与传统文化形成有机结合。
动画片越低龄越难做
记者: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国动漫还是偏低龄化的,这是作品空白还是观众认识不够?
杜刚阳:观众对国漫市场的认识很有误区。现在基本的动画片分成两个年龄段,一是低幼,也就是电视上播放的学龄前的动漫;另一部分是成人化九色鹿英语剧本,就是网络媒体播放的二次元的动漫,偏日系。
实际上,青少年化的动漫在国际上是刚需,可以在电视台和网络上播放,但这部分在国际上通常都是零点以后播的。其实动画片越低龄越难做,国内由于没有分级制度,只能进行自我审查。
记者:你还坚持一开始的想法吗?
杜刚阳:初衷还在,没有的话也做不到现在。没有一个动画会一夜火爆。《小猪佩奇》也是第五季才火的,我们这个行业就是持久战。
和世界一流动漫比肩
记者:你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广州动漫企业?
杜刚阳:其实全国大型动漫制作公司都在广州,包括制作猪猪侠、光头强的动漫公司等;广东省的观众对好的作品认知快很多,片子粉丝量非常大,粉丝发酵得非常快。一部片子好,广东省的反应很强烈,而因为赶新潮,对衍生品消费也比较大。
记者:你对中国原创动漫的个人愿景是什么?
杜刚阳:我是真的希望中国原创动漫能和世界一流动漫比肩。中国也能有世界级的动漫宇宙,而不是总停留在孙悟空、西游记这些层面。中国不缺动漫人才,而是缺好的作品和管理者。我希望能做其中一个引路人九色鹿英语剧本,去做一颗星星,点亮中国原创动漫的整个星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