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退出主科?真相是:多数私立一年级就开课,每天至少一节

除了普遍选择一年级起点外,众多私立学校的英语学习至少都保证了一天一节课,这也是我们在这次咨询时,所发现的私立学校很大区别于公办学校的地方——很多公办学校都是三年级开始学习,且每周只有3到5节课。学校每周有7节英语课(5节中教+两节外教)。比如都江堰市万汇学校是每周7节英语课,5节中教+2节外教;

记者丨范颖

一直争论不休的“是否需要学习外语”,这次正式表态了。

9月23日,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加大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意见》,教育部官网发布了两篇官回应:

一是目前外语课时数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学科。

二、根据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英语退出主科?真相是:多数私立一年级就开课,每天至少一节,分数将保持不变。

(相关报道链接请点击《外语退出主体学科地位?教育部回应》)

此外,教育部还明确了如下一​​段话:外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它们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合关键三段,官方态度不难理解:既要能从传统文化中树立文化自信,又要能在全球化浪潮下与世界对话.

了解世界,与世界交流,外语显然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工具。 因此,父母不应被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误导。

那么,什么时候学外语最好,成都的中小学外语是怎么教的英文网课,哪些学校的外语教学有特色。

今天,继昨天的话题朗文3H少儿英语,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成都中小学的外语学习。

普遍重视外语学习

通常从一年级开始

首先,让我与您分享几个概念。

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呈现。 根据官方推荐,3-4年级学习第一级的内容英语退出主科?真相是:多数私立一年级就开课,每天至少一节,5-6年级学习第二级的内容朗文3H少儿英语,7-3级的内容学习到9年级; 同时,为了兼顾小学英语起步年级的区域差异,设置了预备级和三个“级别+”。 预备级主要满足1-2年级的教学需求,以电教为主,“Level+”为有足够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选择。

朗文3H少儿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截图

也就是说,指导部门给出的指导标准还是比较灵活的。 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比如上海、甘肃,不可能强求大家同一起跑线,同一个学习步调。

成都商报教育出版社记者还咨询了成都多所学校。 从情况来看,很多私立学校都非常重视外语科目,一般都选择从一年级开始的预科。

之所以选择从一年级开始备考,多位外语学科负责人表示,学术界公认的是,12岁之前是学习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的黄金期。因此,从6岁开始是学习语言的好时机。

从课时和教学方式来看,成都这些民办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朗文3H少儿英语,也在灵活创造外语学习条件,让孩子在启蒙阶段有更扎实的基础. 例如蓝港外国语学校英语网站,虽然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为了与公立学校三年级的英语学习衔接良好,在使用朗文教材进行教学时,会加入三年级外研社三年级起步教材。 学习。

部发教材+补充教材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

此前,有家长在成都商报教育刊登的家长社区提问:教育部不止一次强调,九年义务教育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那我们一定要只用教育部认可的教材。 为什么成都中小学使用的英语教材不一样?

朗文3H少儿英语

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教育部批准的教材不等于唯一版本的教材。 例如,以小学英语为例,教育部批准的英语教材就有20多个版本。

2022年中小学教材目录部分截图,图片来源教育部

如此丰富的品种,一是方便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版本,二是学校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补充教材。

例如,根据我们的咨询:

嘉祥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英语教材使用的民教版;

城外附小使用外研社教材;

郫都区华爱学校使用外研社一年级教材,《新思维》作为拓展英语综合能力的辅助教材;

温江区21世纪学校不仅使用温江区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统一的英语教材,还结合学校孩子的实际情况,选用外研社出版的其他几本教材进行补充学习;

新都区巴德国际学校使用外研社教材。 但是,外研社一年级的教材毕竟是针对大多数孩子的通用教材。 学校执行校长曹璐介绍,学校的孩子普遍都有一点英语学习的基础和经验。 从外研社一年级开始的课程,孩子们往往半个学期就能掌握。 针对这种“吃不饱”的情况,学校还增加了剑桥分级阅读和朗文作为延伸学习资料。

上课时间很关键

每天至少一节外语课

除了一般选择一年级的起点外,很多私立学校保证每天至少有一节课的英语学习。 这也是我们在这次咨询中发现的。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公立学校都是从三年级开始,每周只有3到5节课。

图片来源图片网络

私立学校不仅保证每天进行相关学习,还提供包括早读、延伸阅读等其他英语学习方式。 这些补充剂当然对语言学习非常有益。 毕竟环境的支持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都江堰市万汇学校每周英语学习时间超过350分钟。 这350分钟是怎么来的? 学校每周有7节英语课(5节中文课+2名外教)。 另外还有2个一两周的联合教学课程(校内家政/木工),这个联合教学是中英双语的。 此外还有2节足球课(也是双语教学)。 除上述课程外,每天还有2节英语早读课。 以上课程安排,除早读20分钟外,其余均为35分钟。 此外,每周会有一个半小时的英语兴趣班活动。

温江区21世纪学校每周有9-10节英语课,每节课35分钟。 其中英语退出主科?真相是:多数私立一年级就开课,每天至少一节,上午自习2节(每节20分钟); 晚上 2 节自学课(每节 35 分钟)。

双流区蓝党外国语学校每周还有一节英语阅读课——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精读英语绘本等。

融合课程特色

英语作为其他学科的语言工具

如果每周只有3到5节英语课,对于需要时间的科目来说肯定是不够的,尤其是像英语这样需要大量使用和学习环境的科目。 这一次,我们也发现很多私立学校非常注重英语语言环境的营造和学科的融合,让英语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学习。

例如英文网站,金苹果龙南小学就有“大体育”的概念,不仅融合了多项体育运动,还与语言融为一体。 学校的体育课程均由外教授课,实现了体育与英语的融合。

朗文3H少儿英语

嘉祥晋江打造了一套英语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科学制定不同的学习主题和目标。

还有上面提到的都江堰市万汇学校,学生有2个单周的联合教学课程,就是学校的家政/金属木工课程辅导班学英语,这个联合教学是中英双语的。 此外,学校每周还有2节足球课,也是双语教学。

外教很标准

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经验

如果说早些年,外教只是民办学校发展初期的一种宣传手段,那么现在外教教学已经成为民办学校的“标配”,数量不多没有外教的私立学校。

图片来源图片网络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是中外教师的结合或联合教学。 中方教师主要负责听力和口语的动手教学,外方教师主要负责全球视野的口语练习和跨文化交际。 通讯等

例如,都江堰市万汇学校每周7节英语课,5节汉语课+2名外教;

温江区21世纪学校中外教师比例为6+3或5+5;

新都区八德国际学校每周有5节英语课朗文3H少儿英语,其中中文授课3节,外教2节。 中教课学习英语技能,而外教课则是以英语学习为基础的跨学科融合学习。

注意语言的使用

校内表演机会

在语言学习中,除了会输入,更重要的是会输出。 上一代家长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听、听、读、写”维度发展不平衡。

我们在调查采访中也注意到,很多从民办小学走出来的孩子,甚至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最大的优点是敢于表达,英语口语水平普遍高于地区平均水平。

朗文3H少儿英语

图片来源图片网络

如果各位家长去过“英语角”等“老牌”的英语学习方式,应该对这一点有更深的体会: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敢于说出来。

为此英文雅思,学校也尝试了各种方法——

温江区21世纪学校将在每天16:30-17:30的兴趣班期间为外教开设英语沙龙。 当天没有兴趣班的同学可以参加。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英语兴趣课程“阅读经典英语绘本”和英语辅助课程,帮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改善弱项。

再比如,都江堰外国语学校的“万汇小大使”活动,也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外语学习方式。 来学校参观的外国友人。 其实背后的逻辑是,学校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出口”,学以致用。

每学期末,新都区巴德国际学校还搭建了丰富多彩的英语展示平台,如英语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 每年还会举办全校性的艺术节,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汇聚一堂,保证人人参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15人参与

返回顶部